往日破舊的貧困村變成了洋房別墅區
10月14日,全省城鄉社區治理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暨城鄉社區治理現場會在安順召開。近來,我省城鄉社區治理成果不斷涌現,安順市西秀區、六盤水鐘山區被命名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遵義市湄潭縣被命名為全國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范單位。安順市西秀區還被確定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安順市開發區、貴定縣被確定為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
社區服務 為居民提供方便可及的服務
據了解,目前我省街道(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所有鄉鎮(街道)建立社區服務中心、99.45% 的社區建立城市社區服務站,99.75% 的行政村建立農村社區服務站,實行戶籍管理、就業、就學、就醫、社保等各類公共服務“一站式”一窗受理。通過民主選舉選賢選能,實現“能人治村(居)”,全省共有 13503 個村委會和 3873 個居委會在2017年完成換屆選舉。截至8月,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已成立居委會 349 個、村委會 93 個,其中已依法選舉產生的 137 個,年底全面完成選舉工作。
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加快轉移,易地扶貧搬遷人員融入,需要不斷優化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機制。位于安順市西秀區飛虹路的彩虹社區,項目占地 293 畝,總投資 5.34 億元,于2017年2月啟動建設,社區建有移民安置房 45 棟 1484 套,安置了來自西秀區 13 個鄉鎮的 1407 戶 6713 名移民群眾。社區圍繞推動搬遷群眾生計方式的非農化轉變,通過“訂單培訓+彩虹夜校+送教上門”等開展有針對性的全員培訓。目前開展各類培訓 20 期 2442 人,解決 1882 人的就業問題,其余人員也已實現靈活就業。
聯席會議指出,為居民提供方便可及、貼心周到的服務是社區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鄉鎮(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和城鄉社區服務站標準化建設。根據社區居民需求,引入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志愿服務、社會化服務,構建行政機制、志愿機制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的社區服務供給方式。突出抓好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新市民、低收入家庭等特殊群體的服務工作,積極開展日間照料、居家養老、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兜底保障等工作,提高社區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治理樣本 大壩村從爛壩壩到別墅村
10月14日上午,參會人員實地觀摩了安順市西秀區雙堡鎮大壩村、新安街道彩虹社區、互助社區、龍井社區、宋旗鎮平寨村社區治理工作情況。
“大壩大壩,爛房爛瓦爛壩壩,小伙難娶,姑娘外嫁。”這首民謠曾是安順市西秀區大壩村的真實寫照。
窮則思變,近年來大壩村牢牢抓住產業發展的“牛鼻子”,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多元化產業,全村人均年收入從2008年的 1928 元增至2018年的 12980 元,實現了從省級二類貧困村到省級小康示范村的華麗轉變。目前,大壩村組建的貴州大興延年果酒有限公司,酒廠已初步建成,全面投產后年產值可達3億元。
2012年,大壩村村支書陳大興到華西村參觀學習,看到華西村家家住別墅,戶戶開轎車的場景,內心受到了震撼,陳大興認為,華西村能干成的事,我們大壩村也可以。讓村民家家住別墅,戶戶開轎車的想法卻遇到了群眾的質疑。面對質疑,陳大興直接挨家挨戶地上門做工作,向村民做保證。并私人墊錢請黃果樹設計院做規劃設計,很快,28 棟鄉村別墅在大壩村建立起來,眼看著村里大變樣,更多的村民加入了進來。現在,全村建成別墅群 130 余棟,一排排規劃整齊的別墅取代了老舊的房屋,家家戶戶住進別墅不再是夢想。
如今的大壩村,柏油路修到了家門口,規劃整齊的別墅連排而起,曾經的爛壩壩變成了讓人羨慕的別墅村。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