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偷偷要色偷偷中文无码,国产精品农村妇女α片,精品亚洲国产中文品香蕉在线

中國新報融媒網

導航菜單

肖國成:一位民政老人的紅色情結

2021
06/11
11:48
中國新報
分享

 

        一位年過花甲的退休民政老人,13年如一日,以一種執著信念,搜集、挖掘了新寧縣許多鮮為人知的紅色寶藏,并自費近10多萬元修繕一些紅色紀念設施。他撰寫的《紅七軍過新寧》《湘桂邊區紅軍故事集》等4本計40余萬字的紅軍故事和紅色歷史研究文章,為后人留下了一份彌足珍貴的史料。

 

 

       這位老人叫肖國成,新寧縣崀山鎮船形村人。1973年1月,20歲的他,立志報國,參軍入伍。197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2月,參加對越還擊戰。從部隊轉業后,一直在鄉鎮從事民政工作。

 

      2021年6月10日,筆者一行來到船形村,走訪了這位令人敬重的老人。

 

      “我自2008年起到現在,為了搜集紅軍在新寧活動過的史料,踏遍了新寧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也走過貴州、廣西、江西,湖南有關縣的革命老區,行程約3萬多公里。有人問我累不累,我覺得先輩們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連死都不怕,我這點又算什么。”說起搜集紅軍史料,精神矍鑠的肖國成打開了話匣子。

 

聽著紅色故事成長

 

         新寧縣是革命老區、紅色沃土,在這片紅色土地上,一批批優秀兒女前赴后繼,英勇獻身,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歷史贊歌。1930年至1934年,紅七軍北上、紅六軍團西征、中央紅軍長征先后都經過新寧,足跡遍及全縣10個鄉鎮近100個村莊。特別是1934年11月至12月,中央紅軍長征突破湘江后,中央軍委兩個縱隊和紅九軍團從桂軍白崇禧開放的西線進入了湘桂邊境的湖南新寧。

 

       “我是聽著這些故事長大的。”肖國成說。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爺爺和村里的老人經常給他講當年紅軍過新寧的故事。這些傳奇的故事讓他對那段歷史產生了深深的“紅色”情結,而這種情結竟成了他一生的執著。

 

         陸定一同志撰寫的老山界,位于湖南新寧與廣西資源、全州交界處的越城嶺。肖國成生活的船形村就留下了當年紅軍戰士“夜宿古橋,不犯秋毫”遵紀愛民的佳話。

  

        紅軍在什么情況下到的新寧?在新寧期間到底發生了哪些事?肖國成一直糾結著想理清。

 

        肖國成長期在鄉鎮民工作,又是退伍軍人,對紅色革命故事和歷史極是上心。特別在萬塘鄉民政辦工作時,他了解這個鄉曾是紅七軍遠征經過的第一個鄉。2009年9月,在他的提議下,萬塘鄉人民政府首次舉辦紀念紅七軍過新寧八十周年的慶典活動,隨后又在附近的4個村開展了“重走紅軍路”的大型公益活動。因從事民政辦工作,優撫安置等工作讓他有了更多接觸優撫對象的機會,為了還原紅色故事,他便開始利用工作之余自費到紅軍戰士劉光楠等健在的紅軍及紅軍后代家中走訪,記錄他們口口相傳的零星故事。

 

        2006年,劉光楠去世了。肖國成忽然有一種緊迫感,因為對紅色歷史尚有記憶的人年齡都很大了,要還原紅色故事,得抓緊時間了。特別是從2008年后,他幾乎犧牲了所有節假日,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研究新寧紅色故事中。

 

        “我們老區的故事太多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肖國成一臉遺憾地說。2013年,他一退休,就全身心投入到探尋中央紅軍過新寧的英勇事跡及革命精神上。他自費沿著紅軍當年經過的足跡,實地走訪,到革命老區紀念館征集有關材料,去民間搜集第一手佐證材料。用真情告慰紅軍烈士的英靈,盡自己的一切所能,做一名宣傳紅軍長征精神的弘揚者、傳承者。

 

 

       肖國成告訴筆者,2015年5月15日這一天,是他最難忘記的日子。

 

       “這天,我去貴州江縣翠里鄉高華村采訪,這里是苗族區,大多數人聽不懂漢語,只能用文字交流打聽路線。從江縣到翠里鄉政府所在地有39公里,班車到達翠里鄉已經下午5點鐘了,到高華村還有11公里只能徒步,當時我因在半個月前身體做了小手術,還未完全恢復好,走路時間長了,傷口會有一些輕微的疼痛,大約走了二公里后覺得有點累,這時天又快黑了,還有九公里路怎么辦?這時我非常著急,這里是大山區,海拔1200米高,由于人煙稀少,路上難見行人,后來碰上一位村民,經他指點到公路攔摩托,前面攔了3輛摩托都沒有停下,直到第四輛摩托,因方向不同不肯搭人,后我出了高價他才答應送我到高華村。第二天返回時,因沒有車必須走路,當我走到半路上,又見公路上一條銀色的蛇橫在馬路的中間,聽當地村民說,這地方蛇相當多。若是晚上走山路,沒有光照亮,是很難走夜路的。”

 

        為傳承紅色基因,2010年9月,肖國成在金石鎮柳山村廻龍橋制作了2條長15米的宣傳圖片展覽。從2014年至2020年,制作宣傳紅色長征歷史介紹牌共有60余塊。制作紅軍長征路不銹鋼標識牌4塊。在12年的民間采訪中,被采訪的民眾達600余人。

 

為紅軍老戰士立紀念碑

 

         在崀山鎮鯉溪村一個叫馬家峒深山里的路旁上,紅軍戰士李少成紀念碑靜靜肅立,紀念碑旁邊的山坡上,葬著紅軍戰士李少成的遺骸。這紀念碑是肖國成所建。

 

        李少成,1913年出生,原籍貴州榕江縣人,1930年參加工農紅軍第七軍。紅七軍在湘桂邊境十字路遭遇國民黨湘軍九十三團一部和“鏟共義勇隊”的瘋狂阻擊,后不幸被俘關押,釋放后尋找部隊未果,為了不占群眾一分田,獨自生活在崀山鎮鯉溪村馬家峒深山里,直至1979年終老。

 

        肖國成說,李少成一生就遵守紅軍紀律,不擾民,不占群眾一分田,當地群眾也為他的精神感動,所以去世后,當地群眾自發將他安葬在其生活的馬家峒,當時周圍沒有村莊,也沒有道路,加上李少成未娶妻生子,幾十年過去了,墳墓荒草叢生。

 

        “要建個紀念碑,不能讓后人忘了這段歷史。”肖國成萌生了為李少成建立紀念碑的想法,說干就干, 2014年2月,肖國成帶上干糧、被褥,在鯉溪村搭了一個簡易帳篷,這一住就是5個月,自費建起了一座高3.5米,寬1.2米,厚0.6米的紅軍戰士李少成紀念碑,并為他撰寫了碑志,介紹了李少成生平事跡

 

助紅軍后代尋親歸宗

 

         2017年的一天,新寧縣政協委員、乾坤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志民找到肖國成,說在網上看到了一條“尋找1934失散紅軍戰士李咸普”的尋親啟示。得到這個線索那一天,肖國成激動得難以入眠。

 

 

       “只要有一點線索,我就前去核實。”肖國成說,因為時間過去幾十年,如今要找尋紅軍戰士和他們的后人,太難了,猶如大海撈針。

 

         他對崀山鎮分水村5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地毯式的尋訪,當年10月,在走訪97歲的抗美援朝退役軍人何先移那里得到了一些線索。

 

       “1934年,紅軍過新寧時,何先移老人14歲,據他說當時是一個16歲左右紅軍負傷昏倒,后來找不到部隊了,就在分水安了家,已經過世60多年了,而且隨義父姓了鄒,知道的人不多。”肖國成說,順著這個線索,歷時3個多月的時間,終于查到了這個叫李咸普的紅軍身份,同時還挖掘到了擁軍模范鄒月階的感人事跡。

 

        李咸普,1918年出生,江西于都縣羅坳鎮人,16歲投身革命,編入了紅九軍團,1934年參加長征并在湘江突圍戰斗中腿部負傷,昏倒在分水坳,被分水村村民鄒月階救治痊愈,后因尋找部隊未果,被鄒月階收為義子,改名鄒連發,不久結婚生下一對兒女。1957年9月,他因傷口復發病逝,享年39歲。

 

        尤讓肖國成欣慰的是,2017年底,他在崀山鎮窯市村和高橋村查到了紅軍戰士李咸普的兒子李楊紅、女兒鄭美英,兄妹妹倆都已年過花甲。

 

         肖國成說,李咸普去世時,他兒子才三歲,女兒才三個月,年齡很小,只知道他們的父親是紅軍,其他有關他們父親的身世一無所知,他們都很希望我能查到生父的祖籍地址,說盼了四十多年,想認親歸宗。

 

         肖國成決定幫助這對兄妹尋親。

 

         關于李咸普祖籍的資料少之又少,找到李咸普祖籍的難度也在加大。但肖國成沒有放棄,因為他覺得幫紅軍戰士的后人圓夢,也是紅軍戰士李咸普的心愿。

 

        2018年2月,輾轉上千公里,肖國成帶著李咸普的兒子李揚紅終于在江西省于都縣證實李咸普的原籍為江西省于都縣(解放前稱云都縣)羅坳鎮步前村樟樹坳,并認親歸宗。2018年7月,肖國成又在分水村自費為李咸普修建了紀念碑。

 

         紀念碑建成后,吸引了當地的中小學生、機關干部、社會人士前來瞻仰參觀,追尋那段逝去的紅色歲月,他所做的事也得到縣委宣傳部等相關部門的高度肯定,這讓他倍感欣慰。

 

       “將新寧革命精神生生不息地傳承下去,這將是我一直堅守的初心。”肖國成說,后半輩子我只做一件事,就是要將紅色文化和革命故事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在新寧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紅色故事。(中國新報特約記者 楊堅 通訊員 劉亞平 李君 李小安)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731部隊留守名簿等1400余頁核心檔案首次公布
下一篇:駐藏第77集團軍某旅:振翅世界屋脊的雪域雄鷹

頻道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