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從擺脫貧困到鄉村振興,2021年,中國鄉村在小康夢圓后,又走上了新的康莊大道。本期《我與國家一起前行》,我們來認識一位臺灣姑娘。六年前,張欣頤只身來到福建,沒有留在城市,去了一個小山村。而且這六年里,她去過不止一個村子。她為什么這樣選擇?她看中了鄉村的什么?她又在鄉村里得到了什么?接下來,讓我們跟隨這位臺灣姑娘的腳步,一起走進她摯愛的山水田園之間。
欣頤是個很有點子的人。2021年,她最成功的點子之一,是在福建三明市泰寧縣的際溪村,開了一個自然教育工坊。自然教育,顧名思義,既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還要有順其自然的生活方式。這個周末,十幾個孩子來到這里上自然課、學做手工皂。村里人學手藝、做手藝,城里人看手藝、買手藝,一來二去,做成了一種立足于鄉村生活的文化旅游項目。
際溪村是一個小村莊,常住人口只有200人。村子雖小,名氣不小。這里有丹霞地貌,有田園風光,還有歷史名人。村民們守著這些傳家寶,過去不知道怎么賺錢。而張欣頤來了,好像點石成金了。她是學景觀設計的,在村里待了一陣子,就知道該怎么給這個古老的村子,設計一種新活法。
福建的客家山村,有一種古老的驕傲,那就是村里出兩種人,一種是本分勤勞的農夫,一種是儒雅博學的書生。兩種人托起了一種叫做“耕讀傳家”的文化自信。
商品大潮的沖擊之下,沒有多少鄉村少年愿意粘上鄉土氣。張欣頤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們懂得:他們家門口的這個大美自然,這種恬靜而儒雅的耕讀傳家,其實是城里人求之不得的,是現代化渴求的,也是非常值錢的。
張欣頤來大陸,來得很是時候。創建“美麗鄉村”,各地都需要好點子。這個臺灣姑娘一來,就發現自己很受重視,很有成就感。除了同胞親情,還有時代需要。
藍圖很誘人,干勁也不缺,但真的動手做起來,卻有一堆攔路虎,第一個就是鄉村基礎設施很不行。
基礎設施跟不上,人也就留不下。不過對于有“基建狂魔”之稱的我們來說,這都不是事兒。修路修橋,政府出手;電線電纜,政府投資;政府的全力支持,迅速為張欣頤掃除了障礙。
政府擺好了棋盤,張欣頤可以落子了。棋子就是各種過去村里沒有的東西。景觀、涼亭、騎行道,每干成一樣,村子對城里人的吸引力就增加一分。村民也是很精明的,他們迅速學會了在家門口,做觀光客的生意。精品民宿、研學基地、親子體驗營、農業采摘園,把村子搞成一個景區,把城里人變成回頭客,贏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的名號,摘取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牌子。剩下的,就是背靠耕讀傳世這個文化概念,走得更遠。
唯有真誠實在地熱愛鄉村生活,與當地人成為朋友、家人,才能有靈感去勾畫美好的鄉村未來。這是張欣頤日記里的話。是的,她是村民們的朋友和親人,也是手把手教他們致富的老師。
一個村子的成功,是最好的廣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找張欣頤合作的村子多了起來,誰不想華麗轉身呢?2021年,張欣頤大部分的時間都泡在各個村子里。她很忙,很累,但是也很充實,很快樂。
2021年,張欣頤遇到了新的挑戰。她能搞好一個村子,于是人們希望她幫忙搞好一個鎮子。中國的鎮子,介于城市和鄉村之間。要變得現代化,首先要變得美化,而美化又不僅僅是涂脂抹粉的事情,實際上需要系統設計。福州市永泰縣的同安鎮是張欣頤新承接的一個集鎮改造項目。在集鎮,除了要挖掘自然文化特色,還要考慮如何在人口密集的聚居空間里,合理地設立停車場、公廁等基礎設施,工作量增加了不少。
2021年,張欣頤的團隊新招了幾位大陸設計師,開始在福建全省接訂單。村民的心氣兒很高,鄉村變化的節奏很快,這個已經很難說是臺灣姑娘還是福建姑娘的姑娘,必須全力奔跑,才能把這種高品質發展的渴求,變成自己展翅飛翔的動力。
回顧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張欣頤挺滿意,也很開心。在對的時間,來到了對的地方,做了對的事情,這是一個人很真切的幸福。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交警送考下鄉暖民心
下一篇:哈薩克斯坦暴徒開車沖撞警察 俄維和部隊攜裝甲車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