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伴隨經濟穩健復蘇,財政收入增幅回穩向上,但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出現財政緊平衡狀況。聚焦各方關切,新華社記者深入地方采訪,并采訪了權威政府部門和專家。
算清地方政府“收支大賬”:運行總體平穩
要想理清地方政府財政運行狀況,需要算清楚“收支大賬”。
近期,各省份陸續公布當地一季度財政收支“賬本”顯示:河南、寧夏財政收入同比增速超10%,四川、甘肅超9%,江蘇、浙江、安徽、遼寧等超7%,絕大多數省份實現收入正增長。
從地方財政整體情況來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0.88萬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5.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4%。
今年前4個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45610億元,同比增長14.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6222億元,同比增長6.9%。
“過去三年地方財政支出平均增幅達到3.4%,是緊平衡狀態,但也是總量增加的狀態,預算執行情況是比較好的。”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說。
深入比較上述數據,會發現地方財政收入和支出之間存在一定差額。這是因為地方財力并不等于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實際上,當前地方40%左右的財力來自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
“近年來,中央財政‘真金白銀’加大對地方財力支持。”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說。
記者從財政部了解到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達9.71萬億元。過去五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達40.66萬億元、年均增長8.4%。
10.06萬億元——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創下近年新高。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增長10.3%、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增長8.7%。此外,還一次性安排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專項轉移支付5000億元。
“當前,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正按規定抓緊下達,確保符合下達條件的資金‘應下盡下’,為地方分配使用資金留出更寬裕時間。”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說。
央地多措并舉促進地方財政平穩運行
展望后續地方財政運行,多位專家和學者指出,雖然今年財政收入預計恢復向好,但挑戰和風險仍存。
通過對相關財政數據進行分析,并對全國521個市縣財政部門開展問卷調研,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相關課題組認為,基于短期視角,對2023年財政運行持積極樂觀預期;在經濟企穩回升形勢下,預計2023年財政收入特別是稅收收入形勢應該好于2022年。然而,若綜合考量中長期經濟社會風險,仍需審慎對待財政運行風險。
“受經濟恢復向好帶動,加之去年基數較低,今年以來財政收入呈現恢復性增長勢頭。”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表示,疫情、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對地方財政運行帶來的影響仍未完全消除,一些稅種收入恢復仍存不確定性;重點領域和剛性支出力度不減,財政支出規模不斷擴大,地方財政運行仍將持續緊平衡趨勢。
面對壓力和挑戰,各級財政部門強化工作力度,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著力推動地方財政運行平穩、可持續。
“具體來看,在中央財政方面,中央財政帶頭壓減支出,加大財力下沉力度;常態化實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讓資金更好落到縣區基層;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等。此外,近年來還強化地方財政運行監測,動態跟蹤研判縣區財政運行情況。”何代欣說。
地方各級財政圍繞過緊日子的要求,加大資金統籌、盤活、壓減、調整力度,開源節流,有保有壓,切實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我們財政收入還沒有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而財政支出逐年增長,必須堅持過緊日子。”湖北咸寧市通山縣財政局局長金漢南表示,通過對會議費、差旅費、培訓費等加強管理,出臺過緊日子的25條措施等,通山縣保障了“三保”支出,基本做到了當年財政收支平衡或跨年度收支平衡,未出現政府債務風險、國庫現金支付風險。
在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方面,近年來,財政部門堅持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開“前門”、堵“后門”,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推動建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地方隱性債務減少1/3以上。
“財政部門綜合研判,統籌資源,多措并舉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王澤彩說,一方面,強化法定債務監管;另一方面,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區開展全域無隱性債務試點,通報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探索建立長效監管制度框架,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
有能力、有空間應對風險挑戰
當前,有觀點擔憂政府債務風險加大。對此,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我國政府債務率不高。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約35.07萬億元,包括一般債務余額約14.4萬億元、專項債務余額約20.67萬億元,均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債務限額之內。
近年來,中國政府法定債務余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控制在50%左右,低于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也低于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平,風險總體可控。
“當前,地方政府債務主要是分布不均勻,有的地方債務風險較高,還本付息壓力較大。我們已督促有關地方切實承擔主體責任,抓實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說,整體來看,我國財政狀況健康、安全,為應對風險挑戰留出足夠空間。
“放眼世界,中國的財政穩定性和健康狀況居于世界前列,主要財政指標和可持續指標表現較為良好。著力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財政仍有足夠的發力空間和調控能力。”何代欣說。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穩步增長,我國財政“蛋糕”越做越大。財政收入從2012年的11.73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20.37萬億元,支出規模從2012年的12.6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26.06萬億元,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實財力保障。
今年以來,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國民經濟企穩回升,積極因素累積增多。恢復向好的中國經濟,將推動財政運行繼續回穩向好。
“著眼長期,我國經濟持續向好大勢不變。地方財政面臨的壓力和挑戰,通過自身努力和國家政策支持,一定可以成功應對、積極化解。”王澤彩說。一個運行平穩、可持續的財政,也將持續護航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世界環境日|觸目驚心!全球每年生產塑料超過4億噸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