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臺青張立齊早年在北京大學求學時曾赴內蒙古自治區支教,并與當地學校師生合影。受訪者供圖
10年前,福建華僑大學的臺灣青年教師張立齊特意去了一趟廣東梅州,做了一件“心心念念很久的事”——對接族譜;10年后,他又做了一件“念念不忘的事”——在第十五屆海峽論壇的“海峽百姓論壇”上,呼吁更多臺灣青年和他一樣去大陸“尋找到自己的根與魂”。2013年張立齊赴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有感于大陸廣闊的發展前景,決定留在大陸發展。從北京求學到去內蒙古支教(支援當地教育),再到廈門發展,張立齊在大陸打拼的經歷讓他更深刻認識到兩岸中國人同根同源、血濃于水,“祖國需要處,皆是我故鄉”。\大公報記者 蘇榕蓉報道
“從小就聽老一輩人說,我們張家在臺中的開基祖叫‘番仔駙馬’張達京,從廣東梅州只身渡海來臺灣。大家都說他是個‘牛人’,會治病救人,還興修水利開墾土地,讓張家在臺灣地區開枝散葉繁衍生息。”張立齊2013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赴京報到前,他帶著臺中張家族譜先去了梅州,找到張達京的后人,互相交換張氏族譜。當時他花了很多精力研究家族歷史,比對族譜中記載的根枝脈絡,“我發現臺中張家的先祖和大陸張家是一樣的,族譜是兩岸親緣的最佳見證。我們同根同祖,永遠是一家人。”張立齊說。
向當地老師“取經”
進入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后,張立齊選擇“民族與宗教”作為研究方向,2014年他申請參加西部計劃支教工作,被安排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鎮第四中學,成為北京大學首位參加支教的臺灣學生。“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第一次給孩子們上課的情景,面對講臺下三十多雙亮晶晶的眼睛,心情既興奮又緊張。”張立齊回憶道,那所學校已經七年未招過教師,在學校他負責初一的地理課和初二的歷史課,教學量也是全校最高的,每周要為中學六個班級的三百多名學生上課。
張立齊支教的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鎮第四中學是一間剛成立不久的學校,學生大部分來自牧區。據張立齊回憶,從北京去內蒙古自治區的路途遙遠。他當時需要提前一天從北京北站坐火車,第二天清晨抵達赤峰后再乘坐三小時的長途汽車,最后再坐出租車才能抵達學校。
為了盡快從學生的角色轉換成老師,張立齊不斷向當地老師“取經”,一有空就翻閱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圖書,讓自己的教學更加接地氣。白天上課,晚上備課,每月擔任一次值周老師,休息日苦練拼音打字、簡體字這兩項教師“硬功夫”。學校沒有專職心理輔導員,他就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解答心理困惑,學校網站維護人員缺乏,他就主動承擔維護任務,還當了師傅,帶出了幾個“徒弟”。支教生活雖然清苦,但忙碌充實。
張立齊說,如果師生情感上同頻共振,那么教學效果就會明顯,目標就能很好達成。因為學校里的牧區孩子較多,帶著草原人的不羈,上課有時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為此他想辦法改變嚴肅刻板的教學方式,制作了大量生動有趣的課件和動漫,行走兩岸的經歷也被他融入到教學中,“互動式教學讓孩子們很喜歡我,下課后我身邊總是圍著一大群的學生,還有孩子頑皮地模仿我的臺灣腔。我們的師生關系非常融洽。”張立齊如是表示。
感受同等待遇便利
為便于家遠的孩子往返,學校實施雙周輪休,上課十天休息四天。輪休時,張立齊會騎著自己買的摩托車,在零下三十攝氏度深入牧區進行“民族與宗教”課題調研,也會去學生家里家訪。張立齊說:“如果去支教,只呆在學校裡面,不去了解和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實際上還是什么都不懂。”
對于那一年的支教經歷,張立齊說,“我和學生共同成長。”在草原,他看到了《狼圖騰》中描述的漫天風雪,也喜歡上了在草原上放聲高歌;他的簡體字寫得越來越流暢,普通話說得更加字正腔圓。
2020年,張立齊任教于福建華僑大學,落戶廈門。隨著大陸各項惠臺措施的頒布和落地,張立齊身邊的臺灣朋友越來越多。
自大陸方面公布“惠臺31條”措施,鼓勵臺灣教師到大陸高校任教后,張立齊受益不淺。從辦理社保卡、公務卡,到入住華僑大學公租房……張立齊享受著與大陸教師同等的福利待遇,“總體而言,從日常生活到薪資待遇等各方面,我都感受到福建對臺灣人才的誠意與善意。”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滬臺學生同場獻藝 舞動青春唱響未來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