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第一死因,發病率和死亡率在過去20年持續上升,同時還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多并發癥”的“四高一多”特點,因此不僅要加強公眾的預防意識,還應盡快建立心腦血管急救體系,以減少致死、致殘不良事件發生。6月20日,以“責任•重構未來——守護生命•從心開始”為主題的2019(第十屆)健康中國急救公益論壇在北京舉行。
公共急救事業牽動億萬家庭,據悉,此次論壇由人民日報健康時報主辦,中國保健協會、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科普分會、中國卒中學會中心中風120特別行動組等特別支持,北京雪中金等承辦,論壇的重點在于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行動的指導意見》,深入開展急救科普教育工作。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殷大奎、國家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出席論壇并進行了主題演講,眾多急救專家、臨床專家、行業領導等圍繞著“心腦血管急救體系的建立”、“社區和家庭在急救生命鏈中的重要性”等議題展開討論。
論壇現場
呼吁拓展“第一目擊者”群體
“心腦血管急救體系建立,可有效防范和救治心腦血管疾病意外。”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會長李宗浩提出,建立心腦血管疾病急救體系,尤其是院前的急救設置點,不僅可以提供快速診療通道,還可以通過多學科協作醫療模式,依照規范化的診治流程,實現早期快速診斷、危險評估分層、正確分流、科學救治和改善預后,進而縮短救治時間,提高救治成功率。
據了解,我國當前的急診救治在院前、院中、院后的銜接,與理想的連續狀態仍有差距。應急醫療絕不僅僅是醫生的事情,一旦患者出現緊急情況,身邊的人更為重要,如果第一目擊者掌握急救知識和技能,將會大幅提高搶救的成功率。
殷大奎指出,第一目擊者首先是醫療救護群體,但是遠遠不夠的,在大救援觀念下應建立“第一目擊者”群體,包括警察、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教師、消防員等,即全民急救普及。
遺憾地是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僅74. 70%的公眾對急救知識有部分了解,18.30%對急救知識完全不了解,原因與急救培訓存在技能非標準化、急救知識普及不足等問題相關。
據報道,隨著市場建設越來越規范,院前急救中心市場規模將保持不斷增長,預計到2024年間突破51.16億元。同時行業產值規模也將不斷增長,預計到2024年行業產值規模將達到70.18億元。總之院前急救在解決了“有沒有”、“快不快”的問題后,還要完善如何能及時、充分、規范、標準的解決各種復雜的院前急救問題。
急救體系少不了“社區”這一環
理想的急救體系少不了社區這一環節,在社區內建立智能急救站,大家可通過身份證驗證或手機掃碼的方式,快速取出急救站內的設備免費使用,快速實施救助。同時,社區內也可以為居民進行心肺復蘇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普及。
事實上,“健康中國 家庭急教員培訓計劃暨平安家庭急教自救互救五防工通程公益行動”就是通過在社區建立標準化公共應急防災減災急救互救科普基地——“社區共享安全島”、“公共空間科普e站”等培養心肺復蘇自救互救志愿者培訓導師、建立包括防心梗、防中風、防摔倒、防災害以及兒童安全防護五個方面的“家庭急救員”志愿者隊伍。
走過急救公益十年,健康中國急救公益論壇已在全國開展急救、自救、互救公共安全科普主題活動20000多場,共有200多萬人接受了心肺復蘇技能教育培訓,直接受益家庭達100多萬戶,免費發放急救互救科普讀物200多萬冊、免費發放急救藥盒及急救藥包100多萬個、免費發放個人急救信息卡200多萬張,其中參與急救科普培訓的醫療專家達500多人、全國家庭急救員培訓志愿者達20000多人。通過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識科普,讓民眾參與自救互救,為每一個家庭及個體解決院前急救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