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被形象地比喻為“綁在車輪上的經濟”。和其它交通運輸方式相比,鐵路具有運量大、能耗低、排放少、污染少的比較優勢,是典型的環保綠色交通工具。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驥翼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努力以‘開創新時代草原鐵路報效國家服務社會新局面’為使命擔當,描繪著新的‘綠色鐵路藍圖’。”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張驥翼介紹,改革開放40年來,呼和浩特局營業里程由1611公里增長到7092公里、增長近4.5倍,復線率、電氣化率分別達到39%和39.1%,西進東出、南聯北通、通疆達海的鐵路網基本形成。旅客發送量由776萬人增長到3556萬人、增長4.6倍,貨物發送量由2234萬噸增長到2.11億噸、增長了9倍多,客車徑路連通27個省區、直轄市,廣布自治區10個盟市,鐵路已由過去的瓶頸制約型運輸,發展為基本適應型運輸。企業資本體量從6.89億元增長至1697億元,年運輸收入從1.7億元增加至302億元,服務品質顯著提升。
談及未來發展,張驥翼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首先,全局將嚴格按照國家統一計劃安排,加快推動重點項目建設,補強交通“短板”。一是加快重點高鐵項目建設。確保呼張高鐵于2019年底高質量開通運營,初期開行40對左右進京高鐵動車組,屆時呼和浩特進京時間將縮短至2.5小時。把集大高鐵年內實質性開工建設作為重點工作,組建專門團隊加快前期工作,確保早開工、早建成。加快推進包銀、包西等高鐵項目,創造經濟發展新優勢。二是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鐵路通道建設。全局在2018年二連浩特口岸實現全天候通關、貨車邊檢時間壓縮一半、集裝箱裝卸能力提升50%以上的同時,將立足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提升中歐班列中部通道能力。常態化開行區內始發的中歐、中亞班列,服務自治區向北開放戰略。三是加快物流通道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集通鐵路電氣化改造、東烏至包西鐵路聯絡線等項目,支持地方企業建設專用線,解決好物流鏈的“最初和最后一公里”問題。
第二,把“讓旅客更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追求”作為新時期客運工作理念,不斷提升客運服務品質。一是豐富客運產品。以“復興號”品牌戰略為引領,比照國內一流標準,做好進京高鐵開通運營各項準備工作,打造高鐵服務品牌。開發系列化客運產品,優化動車組停靠站點,服務呼包鄂集“1小時交通圈”發展。二是提高服務品質。抓實“餐飲改革”,不斷改善旅客就餐體驗。深化“廁所革命”,開展站車廁所星級評定。實施車站“暢通工程”,“一站一案”優化便民服務措施。目前,主要車站均安裝憑身份證刷臉進站的實名制核驗閘機,旅客進站可實現刷臉3秒暢行。三是持續發展鐵路旅游產品。進一步豐富旅游產品,開好“草原號”“胡楊節號”等特色旅游列車,吸引外局入蒙旅游專列,促進自治區旅游業發展。
第三,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和綠色發展要求,為社會提供更加綠色、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物流服務。一方面,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整運輸結構的重要指示要求,打好貨運增量行動。發揮鐵路運量大、能耗低、排放少、污染少的比較優勢,擴充唐呼線貨運通道能力,點對點做好電煤配送。在去年唐呼線完成貨運量5300萬噸的基礎上,今年預計完成1.05億噸,實現唐呼線增量5000萬噸。另一方面,圍繞服務區域產業轉型,增加白貨運輸產品有效供給。與大型白貨企業開展“總對總”物流總包戰略合作,大力發展商品汽車、冷鏈物流、集裝箱運輸等專業化物流,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物流服務。
第四,在三大攻堅戰中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一是用情、用心、用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對口幫扶的三個嘎查村建檔貧困戶已經全部住進了磚瓦房,南白音套海嘎查貧困戶已具備脫貧摘帽條件,富貴村、二號村在今年將脫貧摘帽。二是將環保工作要求納入企業發展戰略,實施主要裝車線萬噸裝車點環保改造,開展煤炭抑塵達標整治,加大所屬單位環保整治力度,把中央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要求落到實處。
此外,張驥翼還建議,加大中央財政資金對中西部地區鐵路建設的投入力度。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深化鐵路分層分類建設的同時,充分考慮中西部地區鐵路公益性強、經濟性差的特點,進一步加大中央預算內資金對鐵路建設的投入力度,特別是對中西部地區鐵路給予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以保證中西部地區鐵路建設順利推進。同時,進一步健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升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治理水平。針對在全國范圍內一些地區、城市鐵路沿線環境污染、在鐵路安全保護區內私搭亂建、挖沙取土,特別是輕型彩鋼房屋等對鐵路運營安全威脅較大的問題,建議進一步健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從制度層面突出和加強鐵路安全管理,提升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治理水平,確保運輸安全暢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