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中國網評論員
綿延萬里,古絲綢之路猶如一條紐帶,連接成各國友好交往的通途;穿越千年,而今的“一帶一路”建設仿佛一扇大門,打開了世界各國民心相通的新境界。
日前,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主辦,中國日報網以及江蘇、浙江、甘肅三省網信辦承辦的“絲路人絲路情”2019中外學者交流活動來到最后一站敦煌,讓人們近距離感受這座千年古城的時代變遷。
20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拉開了中國同中亞、乃至非洲、中東以及歐洲國家友好交往的序幕。駝鈴悠悠,各國使節、商隊、旅者絡繹不絕,讓絲綢、瓷器、香料遠播五湖四海。
彼時的敦煌,是這條跨越了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友好繁榮之路的重要節點,被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譽為“世界四大文明匯流之地”?,F在,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敦煌這座曾經的國際化城市正重新煥發光彩。
2014年12月,中國正式將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列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規劃》。自2016年起,博覽會每年舉行一次,采取“2+X”活動構架,2項固定活動分別是高級別論壇與絲綢之路文化年展。敦煌也成為永久會址。
作為延宕千年的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心,敦煌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機遇中,正肩負起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邁上新臺階的歷史重任。
1987年,敦煌莫高窟與長城、秦兵馬俑等一起入圍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開了中國文化古跡的先河。隨后,莫高窟的研究管理機構敦煌研究院,便與海外文物保護單位開始了對莫高窟的保護合作。近年來,敦煌研究院逐步掌握了世界前沿的遺址保護理念和技術,在壁畫、土遺址等文物保護方面已經和世界接軌,有的甚至走到了世界前列。
文化交流在引進來的同時,也堅持走出去?!督z路花雨》這樣的文化產品歷經幾十年依然廣受喜愛,如今也逐步走出國門,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它以音樂、舞蹈這種更容易為人所接受的感官交流方式,喚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對友好歷史的共同記憶。
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在談到“民心相通”時,他指出,“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一帶一路”沿線上,像敦煌一樣的文化古城還有很多,它們正攜深厚的國際友好交往歷史淵源和人文基礎,推動我國和世界各國人民向著民心相通、美美與共的方向不斷邁進,繪就一副東西方文化友好交往的新畫卷。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