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8日電(記者 張尼)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下發了《關于印發醫療保障定點醫療機構等信息業務編碼規則和方法的通知》,至此15項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已全部完成。
通過實現編碼標準化,將推動包括藥品、醫療耗材等醫療費用在地區間、醫療機構間的數據比較,促進信息公開透明。預計到2020年,將逐步實現15項信息業務編碼標準的落地使用,實現全國醫保系統和各業務環節的“一碼通”。
資料圖:國家醫療保障局 中新網記者 張尼 攝
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是建立全國統一醫保信息系統的基礎和突破口。過去中國一直未能形成統一的標準化體系,各地醫保工作中普遍存在標準不統一、數據不互認等問題,無法開展有效的大數據分析應用,難以適應新時代醫療保障治理工作的要求。
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施子海曾表示,只有數據編碼標準統一,實現數據互認,才能夠形成全國層面、區域層面的大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應用,為醫保籌資、待遇保障、支付制度、藥品和耗材招標采購、基金監管等政策制定提供決策支撐,從而促進醫保精準科學管理,特別是在藥品降價、高值醫用耗材治理改革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國家醫保局于2018年8月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分類、統一編碼、統一發布、統一管理”的總體要求,啟動了15項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制定工作。
今年6月,國家醫保局率先上線的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等4項業務編碼。各省醫保部門、相關藥品和醫用耗材企業都積極參與了編碼標準數據庫動態維護工作。
截至2019年9月底,藥品企業已線上維護產品信息120459條;醫用耗材企業已維護注冊證信息17298條,規格型號2000萬條,其中已在各地使用的產品有1198萬條。
9月26日,公布了醫療保障基金結算清單、定點醫療機構、醫保醫師、醫保護士、定點零售藥店、醫保藥師、醫保系統單位、醫保系統工作人員、醫保門診慢特病病種、醫保按病種結算病種、醫保日間手術病種等11項醫保信息業務編碼規則和方法。同時,在國家醫保局網站上開通了“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數據庫動態維護”窗口。
據介紹,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是構建醫保標準化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醫保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支撐。
通過實現編碼標準化,推動包括藥品、醫療耗材等醫療費用在地區間、醫療機構間的數據比較,促進信息公開透明;強化醫保對招標、采購、使用各環節監督管理,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實現國家和各省(區、市)之間數據互通,開展大數據分析應用,提升治理能力。
同時此舉將助力“互聯網+醫保”建設,為老百姓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醫療保障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在醫保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組織部分地區開展信息業務編碼的應用測試工作,通過測試地區的先行先用和深度參與,驗證相關信息業務編碼和數據庫在日常醫保管理工作中的兼容性和適用性,以便進一步完善編碼數據庫,優化動態維護流程,為全國普及推廣積累經驗,推動形成全國醫保信息業務“通用語言”。
預計到2020年,將逐步實現15項信息業務編碼標準的落地使用,實現全國醫保系統和各業務環節的“一碼通”,全面發揮標準化在醫保管理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今年糧食產量有望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
下一篇:貴州黔東南:走出綠水青山新路徑